2009年2月27日星期五

第二隻甘道夫(一)

    陽光剛剛映入眼簾. 是一個美好的早上.

還是感到頭有點昏沉, 不過我確實是醒來了. 每天起來的
時候, 我都會捲起起在我床頭的符文卷軸, 那是用來提醒我起
床的工具, 只要卷軸是張開的, 在每天早上差不多的時候, 都
會響起漂亮的音樂提醒我醒來.

其他人都喜歡養一頭雞去做這工作, 但我覺得雞啼聲太不
優雅, 所以我寫了這張卷軸. 比起當我不想聽見時還是會啼的
公雞, 當我想要睡得更久的時候, 我可以選擇把卷軸捲起. 雖
然不是甚麼了不起的符文法術, 但我還很滿意這個我自己親手
製造的小工具.

剛起床, 最幸福的莫過於能夠喝一杯清水和洗一把臉, 我
家雖然沒有傭人, 也沒有會代我做這些事情的妻子兒女, 但我
也不必去井處打水.

我對著睡房裡的小木盆和鏡子, 低聲的唸出了咒語, 小木
盆就慢慢灌注了清水. 比起水井裡滿是泥沙的水, 這些咒語所
創造出來的水, 顯得更乾淨.

和每一天一樣, 以這清潔的水清洗了臉和濕潤了口腔和喉
嚨, 頭腦就會變得清醒. 身體慢慢的活躍起來的時候, 就會感
到想要一頓豐富的早餐.

也許你會想, 既然我是用法術提醒自己起床, 和弄到梳洗
的水, 那早餐也是用法術變出來吧? 不過, 我覺得法術變出來
的食物味道太呆板, 沒有變化, 所以我的食物還是從這裡附近
的農莊採購的.

我的廚房裡有一個櫃子, 裡面就裝著了我採購回來的所有
不同種類的食物, 雞蛋, 肉類, 蔬菜, 牛奶, 乳酪, 水果, 麵
包, 最豐盛的你都可以找到. 而且, 也是最新鮮的. 我沒有用
法術變出食物, 但我用法術保存它們, 在我的法術底下, 放了
一星期的蘋果, 吃下去也可以像剛從樹上摘下來一樣.

我把蛋打在鍋子裡, 在鍋子底下不必加柴, 只要用手指一
點, 鍋子的金屬部份就會變得灼熱, 煎熟雞蛋.

對了, 我沒有告訴你們我是怎樣的人吧?

我是一個五十四歲的中年人, 是一個資深的魔法使用者,
通常被稱為魔法師. 我沒有結婚, 也沒有兒女, 卻一個人住在
一房不小的住宅裡, 我沒有妻子, 這裡沒有傭人. 不過我並不
是因為請不起傭人而不請的, 相對而言, 事事要親力親為的獨
居生活, 對我而言也是一種樂趣.

我一直覺得沒有請傭人的必要, 因為使用法術照顧自己的
日常生活, 往往更直接, 更方便.

就像現在一般, 吃完早餐, 我想要穿上出外的衣服和皮鞋
, 只要一個小法術, 這會送來我的跟前. 若覺得皮鞋顯得殘舊
, 衣服略為骯髒, 對於我而言, 也不過是指頭一彈就能夠解決
的事情.

即使傭人能幫你做那麼多事情, 也不可能做得那麼完美,
也不可能不犯錯, 也不可能做得那麼有效率, 我從來都覺得,
魔法比起人力要可靠得多了.

照照鏡子, 也算是穿得得體, 抱著這最好的狀態, 我踏出
了家門, 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我的職業, 是個教授.

在這個小鎮中雖然容納不下大學, 但是還是有一座有一定
規模的學院. 在這裡, 從小孩子到成人都是來這裡上課, 教授
語文和各種技藝, 不過毫無疑問地, 魔法是學院裡最大和最重
要的課目.

在古代, 魔法是師徒傳授的, 只有少數有資質的人能夠有
機會學習, 而學成的人更是很少, 因為罕有, 所以具有法力的
人往往成為當地最受敬崇的人物. 可是也因為罕有, 所以魔法
也不太影響到當時人們的生活, 即使一輩子都沒見過魔法也很
尋常, 這在現代是難以想像的.

在三十年前, 一種來自遠方國度的香料改變了世界, 那是
一種苦味香料, 在原產地的居民 (他們不是人類) 是當成藥材
治療頭痛的. 魔法師們卻發現了, 人類服用香料, 有著啟發其
使用魔法的潛質的特性, 只要學會施法的技巧, 誰都可以施展
法術.

自此之後, 魔法變成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學習的技藝, 在過
往, 只有天生有天賦的人才能夠使用的魔法, 現在誰努力都可
以學習得到. 整個社會也因此改變了, 文明的發展開始突飛猛
進, 大家將魔法應用在生活的每一個方面, 物質和文化生活都
大幅豐富了起來, 對魔法的研究和理解也越來越廣泛, 深入,
系統化.

相對而言, 若不使用魔法, 不論你是做哪一行業的, 都很
難和別人競爭. 像那樣, 像我這種教授魔法的導師, 是去到哪
裡都很吃香的, 在這個市鎮, 我不僅享有一筆很不錯的收入,
也享有頗高的社會地位.

我承認我是很幸運的人, 但我覺得, 這也跟我少年時選擇
了正確的道路很有關係. 因為我的選擇正確, 所以成就了這一
種令我滿意的生活.

2009年1月24日星期六

帝國屬土








「放開, 彼此心中矛盾, 理想, 一起去追. 」
----帝國屬土流行的民歌

帝國屬土


九龍城寨外的地區基本上都是屬土, 這些便是名義上直屬於帝國控制領土裡的村鎮. 這些城鎮的經濟方式, 主要是農業, 製鹽和採以石礦為主的礦產, 他們的主要交易對象是九龍城寨.

雖然說是九龍帝國的領土, 但帝國對這些村鎮的居民基本上是有不同的. 首先這些居民並不是城寨的住民, 他們多數是在其他地區, 特別是蒲崗的戰亂當中, 越境遷移過來落地歸根的難民.

盡管九龍帝國一貫有自閉, 喜怒無常的傾向, 但因為附近的國家都不敢隨便侵犯其領土, 而帝國對於這些外來居民並沒有興趣干涉, 這些安頓了的難民反而比在故鄉的生活自由與穩定.

即使九龍帝國實施的政策是, 因為九龍尼亞全境即帝國領土, 故他們本來就是帝國的臣民. 而把他們收容下來, 但在體制上, 他們只視為「帝國居民」, 只有城寨裡土生土長的才稱之上為「公民」. 帝國公民是 Kowloonian Citizen 而這些帝國居民的則簡稱為 KN(O) - Kowloonian National (Outlander)

九龍帝國對於屬土幾乎沒有管治, 只要求掛上帝國旗, 以及每個村落欽點少量人員建立地方政府. 其職能有限, 只掌管衛生, 審判, 除此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管, 全部都是任由居民自生自滅. 各地的居民都自行建構了某程度的自治, 形式五花八門.

帝國並不向屬土直接徵稅, 而是透過高價售賣地下城資源去圖利, 由於這些資源是帝國的獨市生意, 所以從這種方式得到的物資並不比稅收少.

帝國和屬土並非沒有衝突, 特別是帝國並不控制難民的開發, 可是經常出現被開發的區域被發現有破壞風水之嫌. 而被帝國強行拆掉的情況, 但是因為這些難民生存在夾縫當中, 兩難取其輕之下, 最終還是和選擇與帝國合作.

軍事方面, 帝國公民需要服兵役. 透過地下城守衛鍛練了紀律良好的軍隊, 但是由於長年生活在地下城. 他們對於野外作戰一向都不適應, 對於外間的世界接觸也較少.

而帝國屬土居民因為不被視為公民, 而且一般認為他們並不自少活在地下城, 紀律較差, 因此並沒有資格加入帝國軍.

然則, 這些村落一般都會自行組建自衛的治安組織, 但基於他們還是得使用帝國軍旗, 帝國勉強編制為「帝國義勇軍」, 雖然同是帝國一員但不稱為「帝國軍」, 以「義勇軍」去稱呼. 這些義勇軍的裝備, 紀律和訓練時間都及不上帝國軍, 編制更是十分混亂, 五花八門. 由地方財政負擔, 帝國軍只承認他們在對抗侵略時可以作為第一線的防禦拖慢敵人, 卻從來都不對他們的戰力有任何期望.

可是在應用當中, 帝國還是承認他們對於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和了解都較好. 因此發動戰役時偶然也會考慮讓他們加入, 在作戰的時候, 他們多數擔任偵探部隊, 狙擊等帝國不擅長的支援任務.

然則, 當他們立下了戰功的時候, 相關的部隊將會獲得「皇家」封號, 得到封號的部隊可以享用部份帝國軍級別的武器和補給. 雖然這種機會是萬中無一的.

九龍帝國








「九龍尼亞是帝國的領土, 這不需要你的承認. 」
----帝國官員

九龍帝國


根據九龍帝國的歷史, 九龍帝國是九龍尼亞天賦, 正統, 神聖而且唯一的統治者. 但實際上九龍帝國實際控制的範圍, 卻只有其宣稱的範圍的十份之一以下.

帝國的統治範圍, 只有帝都附近一個有限的區域. 其中大部份都是一些不起眼的, 自治狀態村落市鎮, 而真正控制的區域只有帝都, 是一座稱為九龍城寨的城堡要塞, 一座半地底的城堡. 據說
在一千年的歷史當中從沒有被攻陷過.

帝都九龍城寨

九龍城寨是建立在被稱為擁有最佳風水的龍穴之上, 和一般意義上的城堡不同. 從外表看, 九龍城寨的外表是結構相當複雜的建築物, 其實那是極多建築物的混合體, 但像積木一般牆貼牆的堆在一起.

會建成這樣, 據說是長年以來城寨的居民沒有規劃地僭建, 擴建的結果, 這使城寨原本的街道在密密麻麻的建築物下, 變成了走廊. 而因為過於密集, 住民在建築與建築之間又建立了橋樑和通道, 整個城寨對於外來者而言, 幾乎有如立體迷宮.

城寨的地底是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大的地下城, 關於地下城的源頭和與龍穴的關係, 是九龍帝國的重要機密. 地下城裡居住著很多可怕凶殘的怪物, 他們偶然還會從地下城的通道當中冒出, 襲擊九龍城寨的居民.

偏偏這地下城也是帝國的經濟來源, 城寨的居民的生活已經和地下城混為一體. 他們對於城寨裡的較弱的生物視為獵物, 作為營養和皮製品的來源, 從地下水源中取得食水, 以及在各個龍脈裡取得能源. 在地下城裡更會找到古代的生產設施, 各種不能解釋的工具, 可說, 帝國本身和地下城是不可分割的.

帝國經濟

帝國的經濟方式十分特別, 是一種完全建立在帝都地下城之上的經濟.

長年與地下城共居, 雖然不致於完全了解這個可能有無限深廣的地下城, 但是帝國對於地下城比較表層的地區有著相當的理解. 某些區域有著相當完備的地圖, 帝國大部份資源都是取自這個地
下城的. 這也是帝都之所以從不會被攻陷的秘密, 因為帝都是不需要向外取得補給的.

比較接近表層的是已控制區域, 這些區域基本上已經完全理解, 主要怪物已經清除, 在大部份時候可以安全居住. 在這些區域裡有民眾生活的地下街, 而區域裡的上古設施, 包括地下水道, 風
水能源爐, 不僅供給這一層. 也供給地表的建築物, 另外一些地下城生長的菌類也會在這裡養殖, 作為食物來源.

然後便是軍管區域, 這些區域雖然叫作控制下來, 但並不完全安全, 這裡是各戰團總部的所在. 在戰團總部附近是安全的, 但是在區域與區域之間的通道有遇到怪物的可能性, 一般平民要通過的話應該結伴和帶備武器.

這個區域出現的怪物比較弱, 其中很大部份都可食用, 因此在此打獵也是帝國的糧食來源. 這個區域較大, 有很多獨立生產資源的點, 也有礦產, 但是點與點之間的通道並不安全, 工人必須有軍隊護航. 事實上, 各戰團的總部本身就是上古的武器生產工廠, 裡面有古代建造武器的工具.

再下層的是前線區域, 前線區域對於一般平民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因為基本上是未控制, 到處都有怪物. 但在比較關鍵的通道都架設了防禦工事和佈兵設防, 在這個區域偶然會被群湧的怪物進
攻, 有時甚至有以前沒看過的新怪物, 可是, 這裡也有更多未開發的寶藏. 帝國有探險隊定期在這個區域探索, 希望能夠得到新的技術, 武器或者資源. 也有私人冒險隊會這樣做, 即使是外來
的冒險者, 帝國也接受他們進入探險, 但帝國軍並不會保證他們的安全, 如果失蹤也不予理會, 而且帝國有權任意取得他們探索的戰利品.

很多外來的冒險者在這區域失蹤, 偶然會發現屍體, 帝國只會把可用的資源和裝備回收.

前線區域以外的就是未知領域, 在當地不會再得到帝國軍的任何支援, 可謂十分危險, 但當中的寶藏更是驚人. 甚至傳聞有長生不老藥, 雖然如此, 基本上任何理性的人都不會踏足這區域.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彩雲國

簡介

彩雲國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國家. 國界並沒有明確的定義, 從慈雲山脈去到馬鞍山脈, 大部份和新蒲崗人民共和國接壤, 但慈雲山一帶則和黃大仙教廷國接壤. 基於黃大仙與九龍帝國的關係, 基本上可說是與九龍帝國接壤. 領土主要構成是連脈於山側的村落和小型城鎮, 並沒有工業城市是彩雲國的特徵.

彩雲國本源於一條名為彩雲村, 在遠古的時代曾經產生個一個強盛的王朝, 統治包括現在新蒲崗的一帶. 後來隨著工業的發展, 民權思想的產生導致了王朝瓦解, 而地形險惡的彩雲尚保留其原始封建時期的形態, 蒲崗王朝的王族因此逃到封建落後的東北方, 和彩雲一帶的小國彩雲國結合, 並入主了成為了王族一員. 他們帶來了蒲崗王朝的技術和人才, 才成就現在的彩雲國.

充份運用其封建結構. 以及以山為主的地形, 彩雲國和新蒲崗人民共和國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發展經濟, 彩雲國一帶一向以出產包括鴉片在內各種藥材聞名. 透過煽動九龍帝國和新蒲崗之間的戰爭與不和, 彩雲國以提供醫藥品及交易市場為契機逐漸取得資本及實力.

歷史

彩雲國自彩雲村時代起即由四大家族所共同管治, 在吸收了蒲崗國的王族後, 擴充成八大家族. 分別為紫家, 藍家, 紅家, 碧家, 黃家, 白家, 黑家及茶家。這八個家族分別掌管國家的不同事務, 由軍事到商業以至內政各有專長, 而擅於外交的紫家當家則以「國王」的身份對外國斡旋。這制度被稱為「八王共治」。一般平民不得使用這八個姓氏, 即使家族中人因故收養孩子, 仍然只能使用較接近的文字作為代替----例如碧家的養子一般以「綠」作為姓氏。

雖然名義上八族的地位相同, 然而基於立國的根本關係, 負責政治的紅家及商業的藍家的聲望始終比其他各族為先, 更不消提已被公認為「皇」的紫家 -- 隨著紫家地位的確立, 亦有一說
指「八王共治」時代已結束, 隨之而來的是「紫王」以及僅次於此的「彩七家」。

彩七家所負責的領域如下:

藍家: 商業, 稅收
紅家: 政治, 官員任命
碧家: 科技, 醫療開發
黃家: 國防, 人口
白家: 健康, 工業
黑家: 水利, 環境保育
茶家: 文學研究及推廣

經濟

憑籍豐富的天然資源, 及因為不必動用軍力而儲積的經濟實力, 彩雲國在經濟上算得上是三國當中最健全的一個, 而其對於交易所抱持的寬容態度, 讓各地商人紛紛來此地進行交易. 故即使稅率非常低, 還是有非常豐厚的收入.

重視和順應環境是彩雲國的經濟原則, 以直接採收山野資源, 放牧為主要的出產. 原本其生產力相當低, 但自從王朝的人才帶來了新技術之後, 從土地到品種上推行的改良使其生產力大幅的增加. 不過這種順應自然經濟方式也使得彩雲國的人口增長緩慢, 以及軍隊戰鬥精神薄弱.

軍事

相比起鄰國, 彩雲國的軍事力量比較薄弱, 但是他們的軍隊也有其特長所在, 他們的軍隊以連弩兵和騎兵組成. 這是因為注重生態的彩雲國是三國當中唯有擁有能養馬的土地的國家, 其中騎兵的優越機動力是新蒲崗和九龍帝國都不具備的, 多次衝突當中, 雖然在正面戰場上的火力遠遠不及敵人, 但透過使用騎兵的滋擾補給線, 彩雲國並非全沒有反抗能力.

彩雲國除了自身的軍隊外, 也會僱用來自海外的傭兵. 當中以香港的傭兵為主. 補足彩雲國嚴重不足的科技戰力.

宗教

與一神教的九龍帝國和無神論的新蒲崗人民共和國不同, 彩雲國基本上擁有宗教自由, 黃大仙, 關公以至孫悟空等廟宇在這兒亦沒有任何禁制, 只是這些通常都只是給予旅居此地的商人所朝拜用, 當地居民一般不信.

彩雲國對於傳統和風水的態度基本上和九龍帝國一致. 所以在這方面衝突比較少, 然而, 黃大仙的宗教狂熱份子則批評彩雲國的宗教態度, 並稱之為異教. 加上教廷國與彩雲國的領土界線含糊, 這些都潛伏著九龍帝國與彩雲國衝突的可能性.

新蒲崗人民共和國








「從今天起, 蒲崗人民站起來了. 九龍尼亞工人大團結萬歲! 」
----蒲崗街坊福利會工聯黨代表巫主席

簡介

九龍帝國附近的新興工業國家, 由於接近九龍帝國, 所以經常有領土衝突. 和九龍帝國建立於風水之上的工業不同, 新蒲崗的工業是建立在「火力」也就是燃燒煤之上的, 因為燒煤會引致灰塵和黑煙, 導致天氣變色, 被九龍帝國認為是破壞風水的行為, 九龍帝國一再要求新蒲崗必然立即停止燒煤, 否則「將會採取一切必要的行動」, 雙方陷入潛在敵國狀態.

新蒲崗人民共和國是由工聯黨統治, 工聯黨的前身是蒲崗工會, 是由工廠裡起義革命的工人所組成. 但今天的工聯黨員則和已成的工聯黨新蒲崗官僚系統密不可分.

歷史

新蒲崗的前身是一個叫作「蒲崗國」的國家, 曾經和彩雲國同屬一個皇朝. 後來在一次革命當中, 該皇朝的王朝向北逃走, 建立了彩雲國, 革命後的蒲崗國又發生了多番內戰, 最終由現在的政權「工聯黨」驅逐了「國民進步黨」得到了勝利. 宣佈蒲崗國將進入新時代, 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 並發展重工業, 因此將蒲崗改稱為「新蒲崗」.

因為理念的嚴重差距. 新蒲崗跟九龍帝國自建國起就關係冷淡, 有多次零星的軍事衝突, 因為這原因, 不少因為不認同工聯黨而逃出新蒲崗的難民, 往往聚集在九龍帝國的邊境落地生根. 九龍帝國雖然願意收容他們, 但一般把他們看成是次等的國民, 而他們一般也無法習慣城寨裡的生活. 而在邊境建立市鎮和村落.

經濟

蒲崗原本是一個農業大國, 其工業也以出口為主的輕工業和手工業, 但自從工聯黨執政之後, 認為認為用蒲崗已有的煤礦資源去發展重工業是變強的主要根據. 過去因為煤礦都在被稱為風水地的山區當中, 因此雖然煤礦存在, 但禁止開採. 自從工聯黨執政之後, 宣佈風水是迷信, 並無視風水破壞所有龍脈開礦. 得到了煤瑣之後, 新蒲崗就成為了重度發展的工業國, 目前還在發展中.

新蒲崗的農業產量自此慢慢下降, 大規模開採煤以及燒煤, 並以此作為動力大量生產工業品. 最近糧食開始短缺, 他們正在研究怎樣在工廠製造食物. 已開發了由頭髮製作的豉油, 另外亦研究怎樣以工業水段去提升農產品的質素, 包括提高奶類製品的蛋白質.

新蒲崗因為工業化的緣故, 到處都是工廠, 而這裡的建築物因為污染, 表皮都是黑色或者灰色的. 天空經常都是泥黃色或者灰色, 國裡經常彌漫著一片煙霧. 有說這些煙霧有毒, 但是當地的政府堅稱吸入這些煙霧是和普通的霧沒有分別的.

新蒲崗和九龍帝國的主要天然國界線是一條河, 叫作彩虹河, 由於河看起來很人工, 故估計是古代開鑿的運河. 河的陸路通道有三條, 分別是樂善橋, 沙田拗橋和大成橋. 基於互不信任, 雙方都在邊境部署了重兵和防禦工事.

軍事

由於工業化和重視火砲的發展, 新蒲崗人民共和國軍最著名的是砲兵部隊, 相比之下, 鄰國九龍帝國因為長期要在地下城作戰, 擁有強大的步兵戰團, 但在地下城用不上長距離的大砲. 只有輕型的步兵砲, 新蒲崗擁有的火砲不論射程和火力上都遠比九龍帝國優勝. 而據說他們正在研究能夠一擊消滅一座城市的巨型砲彈.

和九龍帝國一樣, 新蒲崗也是徵兵制的國家.

由於新蒲崗人民共和國預備和九龍帝國開戰, 他們早已經在邊界佈置了強大的砲兵陣地防線.

宗教

九龍帝國和新蒲崗的衝突不僅在於風水問題, 新蒲崗人民共和國主張的是「歷史辯證主義」, 並認為「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 主張無神論. 這跟狂熱一神論的九龍帝國有很大的衝突,新蒲崗人民共和國崇拜其街坊福利會主席毛主席的行為更被九龍帝國認為是異端造神運動.